纪要 | 第五日:2020年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周——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11/9 11:46:00
2020年11月6日10:00,“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周——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在城市音乐厅继续进行。
一、学术讲座
时间:10:00
地点:城市音乐厅-戏剧厅
此场讲座由苏州大学音乐学院刘彦玲教授主讲,主题为《情感的涌动与统一:从昆体良的修辞概念诠释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中的人格与情感》,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梁晴教授主持。此场讲座从昆体良的“修辞学”角度出发,主要讨论了贝多芬在其《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中,是如何通过不同的“修辞格”与“动机节奏”来平衡情感的涌动,以致最终形成单一且独特的音乐性格的。刘教授对此场讲座做出了总结:“为了能有效地说服听众,情感必须贯穿整个‘感伤风格’的过程。”在讲座尾声,刘教授耐心地回答了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
二、学术讲座
时间:14:00
地点:城市音乐厅-戏剧厅
此场讲座由上海音乐学院梁晴副教授主讲,主题为《闪光圣徒:三十三部与贝多芬对话的现当代音乐》,由苏州大学音乐学院刘彦玲教授主持。此场讲座选择了从1900年-2020年与贝多芬相关的33部作品,其中涉及了艾福斯、R.施特劳斯、诺诺、拉赫曼、沃尔夫冈·里姆等人,包括中国作曲家秦文琛、谭盾、董昭民,梁教授逐一探索了他们是如何从不同角度出发,并与贝多芬的作品进行了跨世纪的“对话”与“合作”。最后,梁晴副教授与在场的师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耐心回答了大家的问题并分享了自己的学术心得。
三、学术讲座
时间:16:00
地点:城市音乐厅——戏剧厅
此场讲座由奥斯丁德克萨斯大学的罗伯特·S·哈腾(Robert S. Hatten)教授主讲,主题为《主体性作为精神自由的呈现:贝多芬的“突现”主题》,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王丹丹教授主持。此场讲座通过分析贝多芬作品的开始主题,简要剖析了贝多芬关于精神自由的愿景。哈腾教授指出,这些主题摆脱了对于乐句、动机和音乐展开的传统程式,展现出一种突现的“精神自由”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种更深层次的“虚拟主体性”,并通过这样的呈现诠释了贝多芬在探索非传统乐句结构时的表现性动机。最后,在王丹丹教授的简要总结后,此次讲座圆满结束。
四、学术工作坊
时间:19:00
地点:四川音乐学院琴房大楼303
此次工作坊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王丹丹教授主讲。此工作坊主要通过与在场师生互动交流的形式进行。王教授指出:在研究贝多芬的音乐时,不仅要关注到那些已经获得很大成就的作品,也可以将视角放在贝多芬那些鲜为人知的作品上。贝多芬的创作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充满着无限可能,从多元角度去研究贝多芬的作品是此次工作坊的一个主题。王教授还指出一个重要的观念:在研究贝多芬时,要学会去聆听他的作品,通过感性的体验去探索理性思考的可能性。
五、音乐会
时间:19:30
地点:城市音乐厅——室内乐厅
由“四川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和浙江音乐学院”共同演奏的纪念贝多芬艺术周第四场室内乐音乐会在城市音乐厅继续举行,此场室内乐音乐会包含了两首奏鸣曲和一首重奏曲,分别为:《第2号大提琴奏鸣曲Op.5 No.2》、《第3号小提琴奏鸣曲Op.12 No.3》、《降E大调钢琴与管乐五重奏Op.16》。
指导教师:王娜娜
审 稿:杨晓琴
上 传:李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