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威尼斯v0008(中国)有限公司


音乐学系
  
音乐学系
     News

四川音乐学院“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综述(十): 《闪光圣途:三十三部与贝多芬对话的现当代音乐》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11/9 16:37:00   


2020年11月6日14:00,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周——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第十场讲座在成都城市音乐厅继续进行。担任本场讲座的主讲人是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梁晴副教授,题目为《闪光圣途:三十三部与贝多芬对话的现当代音乐》,由苏州大学音乐学院刘彦玲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梁老师就指出与贝多芬“对话”的作品难以计数,在这一次讲座中为大家所呈现的作品只是她自己的取舍。讲座中所涉作品,涵盖从20世纪至今的33部与贝多芬有关的作品,通过聆听相关音乐片段,梁老师指出:“贝多芬不仅仅是在‘过去’很重要,在‘现在’乃至‘未来’都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伟大源泉。”正如她援引德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Johann Gustav Droysen)在《历史》中的一句话:“一件事物引起我们的兴趣,并不仅仅因为该事物过去是什么,而是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该事物‘现在’是什么,因为该事物仍然(在未来)产生影响。”所以本场讲座的主旨,是从不同作品中探究它们是如何与贝多芬进行“对话”的,进而窥见贝多芬如何影响了“现在”,甚至“未来”。 接下来,梁老师依次向大家讲解这33部与贝多芬“对话”的现当代音乐。由于本讲座所涉作品繁多,因此笔者以时间为序,将其划分为三个范围: 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初期。 一、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对于该时期,梁老师主要选择的曲目为:拉赫玛尼诺夫的《命运》(1900)、查尔斯•艾夫斯的《第二钢琴奏鸣曲“康科特”奏鸣曲》(1904-1915)、理查•施特劳斯的《变形》(1944-1945)以及勋伯格的《华沙幸存者》(1947)。前三者都显现出对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后文《贝五》)的回应:在《命运》中,拉赫玛尼诺夫贯穿使用《贝五》的“命运动机”,使我们能从音乐中明确捕捉到该动机的清晰呈现;相比而言,在查尔斯•艾夫斯的《第二钢琴奏鸣曲“康科特”奏鸣曲》和理查•施特劳斯的《变形》中,虽然都引用了“命运动机”,但是,艾夫斯只引用了“命运动机”的节奏型,缺少其激烈的对比冲突;而在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中,命运的主题又有了很强的依附性。不同于上述作品,在勋伯格的《华沙幸存者》中,从动机展开的逻辑性,以及在末尾采用合唱的布局来看,都间接暗示了该作品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后文《贝九》)中合唱主题之间的关联性。 二、20世纪50年代——20世纪末 在这个时间范围内的作品中,梁老师重点提到了路易斯•安德里森创作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1970)、蒂皮特《第三交响曲》(1972)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的《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1975)。三者都与《贝九》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在路易斯•安德里森创作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作品引用《贝九》中的一个节奏素材,直接加以变形,并融入了爵士音乐等新元素。蒂皮特创作的《第三交响曲》,虽同样运用了《贝九》的音乐材料,但梁老师认为蒂皮特对该曲做了一个反向的处理,使流行歌曲的“真实”和贝多芬的“虚假”交织在一起,产生一种“静动并存”的结构特征。在肖斯塔科维奇的《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中,与上述两部作品极为不同,因为它借用了《贝九》中的一个特殊和弦,并将之拆解贯穿于该作品的主题中,间接暗示与贝多芬的“对话”。 除此之外,梁老师指出在这一阶段(1950-2000),还有以下两部作品与贝多芬的音乐有关,包括:迪尔特•施耐尔的《贝多芬-交响曲》(1988)和亨策的《第九交响曲》。前者用室内乐和打击乐的方式重写了一遍《贝五》的第一乐章,凸显无处不在的命运主题的裂变,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后者中管风琴的运用,点亮高潮的情绪,与《贝九》末尾合唱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处。 三、21世纪初期 在这个时间范围内,梁老师重点向大家讲解了秦文琛的《五月的圣徒》(2004)、久石让的《第五维度》(2011)、董昭民的《祈祷和希望》(2016)。前二者都与《贝五》产生联系。秦文琛的《五月的圣徒》是梁老师所列作品中为数不多的中国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的影子相对比较模糊,只在末尾穿插了一点《贝五》的动机。在久石让的《第五维度》中,由于作品背景的特殊性,作曲家想要借助《贝五》中命运的音符直面逆境并跨越灾难。和久石让的作品相似的是,董昭民的《祈祷和希望》也是反映灾难的曲子,为经历地震灾害的人们表达祈祷和祝福而作。不过作曲家转向寻找的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存在的五声音阶和东方乐汇倾向的片段,不仅重新组合贝多芬的音乐素材并融入了台湾民间曲调。 除上述之外,梁老师还提到迈克•高登的《重写贝多芬第七交响曲》(2006),旨在探索和谐与不和谐,以及谭盾的《互联网交响曲“英雄”》(2008),其中运用了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中的主题。 总的来说,通过梁老师所讲解的33部作品,贝多芬给人类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不仅在音乐的历史长河中做出巨大的贡献,而且在现当代也成为了激励人们进步的强大力量,是一位跨越时间、跨越地域和空间的先锋。 在讲座的最后,梁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地互动回答。 问:很感谢您的讲座,贝多芬如圣光一样,照在我们周围,不只是西方,甚至影响中国,影响未来。不过我觉得还是要考虑到这个大环境,我很好奇为什么有这么多作曲家又会回溯贝多芬,是作曲家的喜爱还是普遍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答:谢谢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贝多芬其实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在跟贝多芬对话的过程当中,我觉得还是体现每个人自己的想法,他用贝多芬或者不用贝多芬都是可以的,但我觉得有很多作曲家来说,他有一种共性。也许只有贝多芬才有这么开阔,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问:非常感谢梁老师,今天您讲到的这些很长见识,我从来没有想过居然有这么多受贝多芬影响的作品,在西方音乐史当中,经常出现这种回溯的这种现象,有时候在作品当中它可能有一部分作品会带着反讽的这种姿态,我想问您在跟贝多芬相关的一些作品当中,有没有这种反讽这种现象存在呢? 答:肯定是有,前面有好几部作品都有这样的,像蒂皮特和齐默尔曼,他们用的都是反讽,或者说齐默尔曼是很批判性的,贝多芬完全是被处理成假冒的人。 问:梁老师您好,谢谢您的精彩讲座。我发现20世纪作曲家有一个很大的一个问题,比如说比艾尔加太过于保守,或者像艾夫斯太过于超前,可能在当时的那个时代就不是那么容易生存,那么是不是这些作曲家运用听当时流行的一些拼贴技法,或者是结合音响音乐的这些思想,为了能够更加顺应这个时代,来达到放在一个发展的目的呢? 答:首先,每个人的做法都有自己的角度,看这样的贝多芬,以艾夫斯为例,他的运用以及他信仰的高度,你可以用说他的手法很新颖,是拼接,可能对他来讲,他只想表达出他崇高的赞扬。 问:梁老师您好,针对您刚刚提到勋伯格《一个华沙的幸存者》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我了解到,近十年来国外很多交响乐队在做这样的演出,他们在《一个华沙的幸存者》完完整演出之后,直接加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合唱,但是在我看来有点矛盾,因为《一个华沙幸存者》是勋伯格对德国纳粹行为的一个批判,但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又是一种德国精神的象征,所以在我看来是有一点点的矛盾,所以我不知道您觉得这样的联系合适吗?您觉得是什么样的想法呢? 答:我认为我们对很多的文化了解的不是很多,事实上,德国也有很多的宽容和反思,也许他们就是想把这些矛盾放在一起,做成更加有意义的音乐。 梁老师对在场师生们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最后主持人刘彦玲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简要总结,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指导老师:王娜娜 审 稿:杨晓琴 上 传:李 雪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新威尼斯v0008总站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请关注微博       请关注微信

新威尼斯v0008总站版权所有© 2013       ICP备05016678号
Baidu
sogou